去年10月,致远互联成为第一家登陆科创板,也是目前是唯一一家登陆科创板的协同管理软件厂商。
上市一年的致远互联,需要回答市值更大的空间源自何处。
此前,致远互联的商业模式一直以直销和分销为主,从致远的最近动向来看,这家公司在向新的共生生态模式转型。
致远互联在打造面向企业服务领域的,由商业伙伴、开发团队和个人开发者共同组建,基于具有零代码、低代码特性的协同云平台-云设计中心。
这件事的意义有多大?
一 协同的春天
客户正在推动改变。
不久前,To B新势力参加了一场由致远互联举办的生态会议。会上,一位叫做郑金涛的合作方,认为自己已经变成致远互联的合作伙伴。以前,他只是代理商。
郑金涛在疫情期间开始基于致远协同云构建行业管理应用,借助这一改变,疫情期间获得不少收入。
一个现实是,疫情之后,协同管理软件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大,传统的ERP对于今天所面临的商业变化,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现代企业需要具有柔性,能够随时变化、随需定制的应用。加之企业管理越来越以人为中心,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协同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
对于协同管理厂商来说,这是个机会。
从客户层来看,产品的开发转变为由业务部门主导创新,以IT为支撑,融合自身管理思想、业务实践经验、系统设计、再结合厂商提供的平台技术。
宜昌金铭总经理郑金涛,一直以来都把自己定义为致远互联的伙伴代理商,直到今年8月,他认为自己已经成为生态致远生态的共建者。
“产品作为一个管理工具一定是具有灵魂的,这是客户成功的关键因素。”郑金涛对媒体表达,他们如何与致远互联打配合。
越来越多的客户跟宜昌金铭一样,正成为致远互联的云应用制造商。
二 客户支撑创新
今年,致远互联副总裁、协同云BG负责人李春洞察到新的规律:其一,绝大多数应用来自于客户原创,基于企业客户的管理思想、智慧、实践,再结合致远协同云平台进行创造。
其二,客户智慧超越了企业的预先设计。
从最初基础的协同办公、协同业务,再到今天的协同运营中台。越来越多参与方发现协同是一个蓝海市场。
厂商开始走行业化、领域化经营道路,越来越专注于沉淀自身能力,从而成功复用客户的实践经历。
此前,致远互联董事长徐石曾经提出,致远互联要从产品型公司过渡到平台型公司,再进一步向生态型公司转型。云服务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云聚合了解决方案、智慧应用、工具等多方合作伙伴。
和大多数企业级厂商一样,致远互联在云上有自己的云商城、协同运营平台,云设计中心,三者组成“铁三角”关系。
三 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与客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企业级的传统销售渠道正在发生嬗变。
但如何把客户的智慧,伙伴的成果、经验做到更大的融合,将自身协同力量发挥到最大?
To B新势力了解,致远互联已经形成了 由6家生态伙伴与1家客户共同推动,面向7个细分领域的建筑类企业的局面。每个细分领域下的合作伙伴又积累大量成功案例,一起交付原型为企业提炼综合性应用。
这样的模式正在发酵,对于信息化程度不高,但迫切需要数字化转型的细分行业,非常有效。
李春曾提到一个数据:致远互联在全国有超过600多家生态伙伴,3万多家协同用户。
未来,致远互联的生态是否成功,取决于能多大程度地站在客户视角和合作伙伴视角。
四 华为如何加持?
华为云在2017年创立,在此之前,致远互联就是华为云“严选商城”计划的生态伙伴之一。
2015年,各行各业开始关注云,除了机房部署之外,业务对云的适应性是关键。早期瀑布式开发对于急剧变化的市场来说,并不能满足其需求。
华为云和致远互联实现深度合作的原因之一,就是华为云在云原生上具有快速弹性迁移的优势。未来深度开发的企业应用如果符合云原生技术特性、容器技术,也能够实现在多种环境下部署,并且快速开发、灵活扩容,像搭建积木一样,通过标准套件进行业务的开发和部署。
华为云云原生服务首席解决方案架构师赵阳向媒体表示:华为云希望和致远互联进行深度合作,基于双方对客户的共同理解,能够更好进行深度整合。
5G时代下,致远互联找到了一家好的合作伙伴。如果能够找到更多生态伙伴,致远互联将不再是一个人进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