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主题前我们仍然需要梳理清楚核心概念。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成果物即是“数字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是什么?“惠民”、“兴业”、“优政”,也就是说数字技术的运用一定是围绕“惠民”、“兴业”、“优政”这三个核心方向的,如果数字化转型成果没有对“惠民”、“兴业”、“优政”有促进作用,那必定有些数字技术走了“形式”了。与此同时,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的五项重要职能,分别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这五项职能在数字政府的规划蓝图中怎么体现呢?将公共服务单独划拨出来,叫“一网通办”,把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划拨出来,叫“一网通管”,通过这样一种手段就把数字政府的核心部分规划完整了。很多省、市陆续推出了机关运行的“一网协同”这样的数字政府规划,其本质也是把政府内部运转这最后一部分纳入“数字政府”范畴。那么政府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会怎么走呢?
国家对疫情一直采用“动态清零”的政策,这三年来,给地方财政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政府既要保民生、保地方企业还要控制疫情。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上升到近年最高,全社会都有一个共性认知,“政府没有钱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政府建设怎么来建?政府如何来“破局”呢?
中国是世界的数字经济强国,数字经济与产业必须有国内孕育的温床,才能在世界上有更多的实践和机会。我国数字经济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国家新一轮的政策支撑是“软硬并行”,是新基建模式。2022年电子政务市场最大的变化是数产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地方政府联合地方软件企业成立有国资背景的数字化产业公司,既面向社会提供数字化服务,同时面向政府提供数字政府建设服务。这种模式会进一步加速数字经济流动,加快合作机制建立。致远人的我们如果想抓住电子政务市场,优先抓住数字产业公司合作,当然,这些数字产业公司不能把传统的联通、电信、移动、广电排除在外,因为这些运营商实际是老牌的数字产业公司。
地方投资企业投资数字政府建设。第二种模式在2022年也逐渐成熟,在政府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地方国资企业有担当,愿意以信息化投资建设方式主动投资建设,再由政府提供补偿(包括现金、政策、福利项目)等方式输出到地方投资企业,形成地方经济小循环,这种模式在2022年遇到的也是比较多的,内蒙、吉林等地区也都在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数字政府建设。
政府“专项债”模式,无论是基建项目,还是软件项目,都可以用“专项债”的方式吸收社会资金。疫情三年,老百姓不敢花钱,钱都进了银行,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国家一步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如何才能将资金用于公共服务、用于社会建设,用于地方经济发展,盘活资金对于地方政府尤为重要,推出政府“专项债”模式,国家担保,地方政府执行,让资金有效运转,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充足并保障资金。
我们国家的电子政务在线服务指数世界第9的位置(新一期的排名还没发布),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是国家坚定不移的方向和目标。由于我们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数字政府认知水平不同,很多地方在引领建设,还有更多的地方在摸索建设,数字政府之路说长也不长,毕竟数字政府是十四五规划明确的“任务”。而十四五规划就剩3年的时间了,这3年时间也是留给所有认定电子政务市场企业的时间,电子政务的经营存在一定的门槛,但是这个门槛不高,数字政府建设的新变化也将更有利于我们致远人的发挥。
疫情时代的政府数字化转型之路机会还是非常多的,如果我们想了解2023年新的一年数字政府的建设想法,我建议区域的兄弟和伙伴们走出去,趁着过年前,去见见数字产业公司的人,见见政府的人,见见运营商的人,以合作的模式共同设计数字政府建设内容,摸索数字政府建设的投资模式,锁定真正意义我们一起去推动预算的项目,而不是拿一个已经做好预算的表,看我们能做什么?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下还有3年,珍惜3年时光,再创致远政务业绩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