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开通体验×

只需10秒,即可快速申请开通体验

注册 登录
首页  >  关于致远  >  致远动态  >  新闻详情

体验产品

  • 大型企业协同管理平台 A8+
  • 中小型企业协同办公平台 A6+
  • 企业信创协同管理平台 A8-N
  • 移动协同办公平台 M3
  • 致远互联徐石:做了To B,我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时间:2021-01-20新闻来源:To B 50+ 文/宇婷浏览量:11116

    转发语:上市、进化、应对互联网厂商、帮组织追求高效,致远有什么启发

    2002年,徐石创立了致远互联——这家协同办公厂商。

    2020年10月18日致远用户大会上,作为董事长徐石上台演讲。虽然穿着西装,说话间的激情却一丝都未被禁锢住,是全场话语最有力度的一位演讲者。

    眉峰有力,头发浓密,说起话时身姿挺拔,时不时夹着一两句玩笑,而且很敢于表达自己的态度,徐石给人一种“毫米级”的真实感。

    “大家都喜欢照抄,而不是创造。比如怎么描述一个组织的有效性,这是世界终极管理命题。员工之间如何相互评价?上下级之间如何评价?对组织管理的研究,我认为这是可以深入做的。”徐石非常认真地说。

    接受专访时,这位创始人说起话来利落,既对产业有着独到的见解,也能直面公司遇到的挑战。他会烦恼于今天在协同管理领域,“人”的因素还没有被足够重视;也向《To B新势力》坦言于为什么致远在同行纷纷站队时,仍然保持独立。

    在徐石的带领下,致远走得很稳。这家企业希望可以在协同管理领域,将管理的底层逻辑加速落地。

    《To B新势力》认为,在致远这家企业上可被参考的有两点:

    首先,To B不是一个性感的生意,更何况面临互联网公司涌来的革命。一家成立近20年的公司,定位能否与众不同?又能否继续和自己的大客户持续同行?未来将走向何处?

    其次,未来3年中,中国To B企业将迎来上市潮。上市一年的致远有着怎样的经验?

    这一切都是每一个To B厂商都会遇到的。而现在,致远在探索自己的道路。

    入冬的一个清晨,我坐车前往致远位于北坞村静芯园的办公楼,途中路过京北的山峦,空气新鲜,天空很蓝很高。致远的办公楼,装修大方质朴。最令我清晰记住的一个细节,楼梯间墙上的照片,有几张是关于致远资助偏远地区的孩子上学的记录,一连很多年。照片上,孩子们都在笑。

    在致远这家公司的身上,体现出一种与互联网公司做协同完全不同的风格。

    1、上市,是新的长跑开始

    “上市之后,我们的投入还是非常大的。在新的商业模式上更加大胆,这在上市之前都是想做而不能做的。”

    “但我们没有着急非要干嘛。”

    “如果非要说,上市前后,我们保持不变的,是夯实基础,把技术、人才、产品做好。”徐石这样回答记者致远上市前后的区别。

    2019年10月31日,致远互联成为第一家登陆科创板,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登陆科创板的协同管理软件厂商。

    “相对更从容。我觉得我们做的很多事情是对的。对于未来,动作会更坚定一些。”

    “我们会找到一个很好的做法,不要操之过急。”

    “我们做一款软件打磨了十年。一旦走错,修复成本很高。在重大的技术路线上如果出错,时间成本太高。”

    去年年初,因为新冠疫情对数字经济的催化,致远的股票一度增长了40%。

    “上市对于任何企业都是一个中性选择,并不意味着就此进入保险箱,可能会有更大的压力。”

    刚上市的时候,致远面临很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上市只是对过去阶段性成果的一个总结,之后更大的压力就来了。”徐石回忆。

    “还好!会经历很多事,从个人到团队洗礼的过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重新思考企业的价值,重新思考团队、文化、愿景……”

    2、没有挑战会失去意义

    致远怎样从单纯的标准化产品公司转型成一个平台企业,并把云服务推出去,显然这是最大的挑战。卖服务与卖软件完全不同。

    这不仅仅是致远面对的,上一代中国软件厂商,如用友、金蝶今天都在面临相同的代际变化。

    “没有挑战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内部的挑战是每个组织都要进化。”徐石这样看待挑战。

    企业微信、钉钉都可以协同办公,而且免费。致远的产品与它有什么区别?

    BAT带来的挑战,利弊相伴。一方面催熟了市场,提升了移动办公的普及性。另一方面,也迫使协同领域的老牌厂商找到自己更适合的定位。

    “致远是做全域的,工作内容高度相关的,应用深可以多系统整合的,更多的垂直、头部的企业。我们保持数据之间的打通,把它作为企业级应用入口。”

    从广义角度看,协同依然是一个很宽的领域,而非狭窄的赛道。

    “是不是一定要有企业管理软件的分类,现在我们已经不再关心这一点,我们只关心客户未来要什么。”

    “协同无宗无派。”

    真正有利他之心,才能做好生态。

    不久前,在致远一场北京四合院举办的分享会上,一位来自四川的渠道商曾分享了因为致远的平台,渠道商可以自己开发产品,让他的公司在疫情期间活了下来。

    徐石补充了一个数据,有渠道商一年可以实现一千多万的销售额。

    有几种生态形式。你可以成为营销中心,让利益作为最大的纽带,让对方销售你的产品。你也可以和对方互补,人有我无或人无我有。还可以让对方借助你的力量,创造出第三类事物。

    “因为平台没有时间也没有那么多人可以做好全部的产品,而供应商远比平台了解细分领域。现在也到了云的时间点,很多东西可以产品化,把客户和我们做的东西、产品全部营销出去。但是还要有真正的底层技术和共赢的心态。”

    “因此技术坚持要共赢。”

    商业社会一定有短期投机行为,但致远能够做得久一点,一些十年二十年还在打交道的生态伙伴弥足珍贵。

    “你做得好,人家才愿意找你。包括战略、产品。”在致远第十届用户大会上,华为云总裁郑叶来出席,同时包括WeLink、飞书和钉钉都是致远目前的合作伙伴,徐石提及此点时说道。

    致远将持续保持开放。

    “互联网大厂因为它的广泛使用,所以无论是他对组织架构的表达,还是对业务的复杂度的支撑,还是其他方面,其实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致远充分的开放式的合作,利用他们团队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的便利性,但是我们同时要结合自身在组织级的协同管理上的应用。所以其实这种开放式的合作本身是一种互补性的合作。”致远互联高级副总裁蒋蜀革回复《To B新势力》。

    “这种选择不是厂商跟谁合作,不跟谁合作,其实往往是客户决定的。企业级的厂商之间要通过产品和服务去获得用户的认可。致远是开放的,我们的核心是做好真正给客户呈现价值的协同运营中台和运营服务。同时保持对市场上的一些工具化软件的开放性,而且在业务上实现整合。”

    “我们也相信平台都是要有开放性的,不可能说作为平台公司,我要把我开放性的策略加上某些注解。”蒋蜀革抽象道。

    徐石就这个问题回答《To B新势力》:“大厂商有他们一系列的观念,我们不一定赞同。有些厂商还有其他更利己的要求。我觉得如果一个厂商做企业管理软件,以我的经验和价值观,凭借短期的利己主义,得到发展是不可能的。”

    “致远未来的伙伴不仅仅是传统的分销和传统的价值链上的利益角色,我们希望他们有他们的价值创造,比如说围绕他的客户做个性化定制,围绕他所在的区域做一些深度的服务。所以致远低代码平台,以及商业伙伴模式,使得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销伙伴能够变成价值的再创造。而且这些伙伴创造的价值可能远远高过他做我们产品分销所得。客户那里得到更大的价值创造,在伙伴里得到他自己的专业化服务和区域化服务所带来的增长。”蒋蜀革补充道。

    从这个角度来讲,致远跟伙伴的关系,从传统的经销伙伴变成了共赢的关系。这是基于平台以及新的商业模式所带来的。

    客户的IT部门在通过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放大了企业内部的价值。

    中台,这是客户告诉我们的词语

    致远目前正在完成自己的一次迭代,全新一代协同云平台将在今年正式面对市场的检验。此前致远完成了私有云标准产品到云服务定制的过程,2000多个使用场景在这个过程中被搬到云端解决了定制化问题。

    “我们采取演进的形式,不是大跃进。”徐石向记者强调。

    致远想做To B领域的苹果模式。在《To B新势力》向蒋蜀革进一步求证时,蒋蜀革解释到:“就像是Salesforce用CRM作为第一个‘勾子’,收购Slack形成更多勾子。致远以协同办公应用平台为横向的底座,也在寻找更多的勾子。”

    蒋蜀革亦负责致远互联投资战略部门,他的工作之一,就是发现可以协同的场景。

    To B的商业模式,很难像To C一样,克隆某种模式,商业模式向外的每一步转型,都需要尝试和探索。

    “做开放的平台,提供一些基础应用和能力,让众多的伙伴来产生应用。”徐石点出。

    致远转型的背后,并不是一次产品演进和布局。实际上,在技术的推动下,致远也想找到能够产生线性或者指数级增长的可能性。不是将一瓶水变成三瓶水,而是真正集约化部署,用“技术+应用”的部署模式,颠覆过往。

    如果是几年前,一家To B企业在三五年前发力云平台,至少有半数可能是失败的。但今天,技术成熟度使得这成为可能。

    我不关心管理软件的分类,只关心客户未来要什么

    “管理软件如果只有功能,是没有什么生存的价值的。”无论是徐石还是蒋蜀革,在谈到“协同”这件事时,他们的眼睛里是放光的。

    多年来,徐石一直强调一个观点:组织是由人构成的,组织的意义是提高效率。协同要考虑人和组织的关系,中间流动的是业务和流程。

    现在,致远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一起研究组织的功能性,一些研究成果在加速向产品转化。

    在To C领域,可能永远不会感知到一款To B协同应用的复杂之处,比如统一的组织机构权限、流程管理。

    “要靠大量的客户反馈,不是空想出来的。”徐石的这句话是太多To B人的真知共鸣。

    2005年,致远的一家客户科伦药业,在15年间将用友换成了SAP,做了大数据中台;唯一留下的只有致远一家厂商。

    徐石认为,这是因为致远在几年前就推出的低代码平台提供给客户的业务定制能力。“这个权力掌握在客户手中,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以前,软件厂商习惯于卖license、卖功能。但现在,行业越来越意识到,没有人会比客户自己更了解所属的平台。

    在刚刚过去的协同管理高峰论坛上,致远互联首次提出了“协同运营中台COP”的概念,“做好平台,其余的让客户自己来做。我们可以和客户分成,致远提供平台,客户自己定制门户进行数据分析。”

    致远要做的中台是平台的概念吗?这中间的区别是什么?

    平台软件更倾向于技术能力的描述;中台是将技术、应用、管理思想和商业内涵融合在一起的概念。

    “这是客户告诉我们的词语。”

    “这个中台一定不是简单的技术中台、数据中台,而是一个商业(协同工具),作为最好的连接器,成为联络员工和系统,成为创新应用的基础。”徐石认为。

    不同的大中型企业,至少有一些核心共性——统一的门户,移动端、全员的移动化、应用的集成能力、统一数据的管理。

    “帮助企业建立核心中台,基于中台去串接后台,支撑前台。形成一个运营管理,战略执行、战略落地的核心运营管理中台。它不是代表企业运营的全部,而是构成企业运营的数字化核心要件,是一个共性的东西。”

    “基于这个中台我们可以整合企业的核心业务,整合企业的跨业务流程,端到端的流程,业务间的流程,去整合数据,基于数据的分析、洞察,去改变商业模式,提升他们的效率。”蒋蜀革进一步解释。

    “致远有一个东西不变,就是坚持以协同管理为核心。”

    “企业的数据最终是要汇聚的,相对于传统的软件我们在上面,相对于钉钉等我们在后端。在企业管理软件中关注‘以人为中心’,这一点没有被大量满足。”徐石强调。

    致远认为中台还有一个含义,在企业级的管理软件类别中间,应该关注以人为中心的广泛连接的应用。“我们一个独特的看法是,未来是朝着平台+基础应用+规模化/个性化定制方向发展。”徐石认为。

    传统OA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使命。能不能从办公走到以组织管理为核心的业务;从组织内走向组织外,这是致远对创新的挑战。

    “世界上所有快的东西生命都很短。该快就快,该慢就慢。长期和短期有自然的规律。”

    “To B就是一个相对漫长的活。做了To B,我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徐石经营致远18年,这中间To B的企业环境在改变、理论在改变、技术在改变。不停变换之中,如果跟不上形势,三年就可能吞噬一家企业。他说面对To C能带来的光环、荣耀,但绝不忌妒。

    “有些活需要有些人干,社会有分工。都去干快速的活,都去羡慕快速的,如果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的,我们中国的落脚在哪儿呢。”

    任何的转型都是不易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企业可以轻而易举的成功。我看到了徐石和致远在上市这件事上的某种平衡,在面对友商时候的某种独特,在确定明天时的某种坚决。

    心存执念,每一站都通向终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