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经济历经多轮进化,已经无法直观看到它最初的样子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门德尔斯于1972年在《经济史杂志》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一个新术语“原工业化”(Proto-Industrialization),原工业化是工业化的一个阶段,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家庭工业的迅速发展为特征,与商品农业共存。其实在这篇论文发表后不久,温州进入了真正的原工业化阶段,并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进入了工业化阶段。这个被钟朋荣称为“小狗经济”的地方,以狂野的风格,搭乘国内、国际市场蓬勃发展之势,迅速成为一个经济现象。从原工业化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四代同堂”的工业经济形态之下,产生出的经济形态多样性。温州从1970年代到现在约50年的工业经济演进历史,几乎就是欧美300多年近现代工业史的压缩版,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进化进程的活橱窗。
从原工业化再加上“双面市场”的视角来研究社会存量能力单元的联结,非常有意思。知识一个自发的商业生态形成过程,对我们当前的产业互联网实践有很大启发。
“双面市场”视角下的能力单元
“双面市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谢德逊教授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有两种的力量在维持,一端是销售市场,一端是供应市场,企业的利益只是在这两个市场的运转中攫取。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只关注销售市场,而忽视供应市场,这样组织由于环境变化所形成的波动就比较大,很难获得可持续的自发式发展。同时考虑两个方面的市场将获得一个“独控”生态般的效果。在实践中,双面市场是两个协同的市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倚重,客观上形成了类似阴阳太极轮回演进的效果。在不停的轮回中,组织才会积聚越来越多的发展能量,这些能量的特质是相当一部分不是属于自己,但是却会自觉地被自己所控制,逐渐在整个一个行业的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己的特别地位,一种与其他力量有明显差异的明显优势的地位。
关于“双面市场”的内容非常丰富,这里我们需要了解的只要集中在不能忽视另外一个市场,不能单一考虑一方就可以了。在产业经济中的能力单元,更多的是供应链视角,而在“两面市场”中,考究的其实是一种供需两个视角投射的呼吸关系。
这种关系之下,基层、一线的决策自主权是“天赋”的。基层决策的重要性仅仅在于我们现在已经无法通过一个行政或者是业务指挥系统来服务我们的“两面市场”。
下面我们从10多年前的温州实践来看,或许更容易获得感性认识。
温州家庭作坊里关于能力单元的故事
温州独特的社会分工,是由独特的温州人基因所决定的,温州经济模式难学,不是因为它复杂,而是因为它太简单了,它唯一的特性就是非常勤奋地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当然这种劳动是在整个商业生态系统里兑现它的价值的。它的基础是家庭,基于社会稳定的组织,是不被市场,不被行政,不被某种文化所格式化的家庭。在笔者之前工作单位附近的村子里,有一个服装加工集散点,这个集散点主要是为裁缝好的衣服再做修饰,如缝上漂亮的塑料或铁质配件以及布质花饰。这些集散点同时为多家大企业服务,可以为牛仔裤缝上精美的蝴蝶图案,也可为时尚的秋装穿上漂亮的珠子。它所创造的核心价值就是将装饰品缝在衣服上,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车间,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管理体系,但每天小村子可以完成3000件以上衣服的加工任务,几乎村子里所有的家庭妇女都在创造价值,促进本地就业人口参与产业分工,甚至还包括外来民工的家属。
她们在租来居住的房子里,和当地人一样工作。据了解,村里有很多个由四、五个家庭妇女组织的加工小组,小组间可以互相帮忙完成工作任务,互相学习工艺。她们每天工作时间很自由,可以在早餐后聚在一起边说话边工作,中午可以正常做家务,晚上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事情。一边工作一边带小孩。每天工作时间可以是二小时,也可以是十二小时。
小组间的互助,可以确保加工总量能保质保量完成,即使是某个小组受条件限制完不成,她们会通过其他小组协同。每个被承诺的任务,是一定完成的,否则,失信会带来比丢饭碗还严重的事情。每个小组的成员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一般新人都经过做帮工的经历,经过考查合格后才能正式分工,这是完全基于传统的信任关系,这样便可保证集散点能百分百完成大厂所给的任务。
温州草根经济唯一的特性就是非常勤奋地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当然这种劳动是在整个商业生态系统里兑现它的价值的。每一个部分都自觉自愿地在生态中坚持,不管贫富贵贱,不管主角配角,不管里子面子。从生产物料到生活物料,一串串名牌在崛起。同样,在温州仙岩风景区(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绿》诞生的地方),有幸的游客还会看到另一番独特的风景,零售店的业主,或者提着篮子卖胶卷、租相机的妇女,每个人都会有另外一个篮子,里面放着针线,很精巧的编织着各种花,加工费是每个5分钱(2008年工价)。
无论是鞋帽服装行业,还是机械电器行业,温州人都能把它融到自己的社会中,用最自然最朴素的方式,达到现代大企业一样的甚至是超出很多质量并不差但是价格更便宜的产出。
回到当前,应该如何从原工业化的背景中看社会能力单元的内在联结?并且成为一个崭新的经济现象?并且可以涌现出新的经济规律?对于组织的进化又有什么启发?这个话题我们在后续的文章里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