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开通体验×

只需10秒,即可快速申请开通体验

注册 登录
首页 > 协同观察 > 行业洞察

协同研究院

研究院简介

专家介绍

协同知识

协同期刊

体验产品

  • 大型企业协同管理平台 A8+
  • 中小型企业协同办公平台 A6+
  • 企业信创协同管理平台 A8-N
  • 移动协同办公平台 M3
  • 组织协同管理应用趋势展望
    时间:2016-03-14新闻来源:致远软件官网浏览量:28538
    组织(企业)协同管理从协同工具的普及,经过协同管理应用软件的发展,到协同管理平台的成熟,历经十多年的时间,目前协同大产业链即将形成,大协同时代正在开启。
    企业应用软件互联社交化趋势
    当大家还在为Web2.0技术的普惠应用感到兴奋的时候,企业级应用软件厂商就已经意识到它必将影响到企业软件应用的方式,最终并将使企业应用ICT的方式发生彻底的改变。基于这样的认识,IBM、微软等软件巨头极力推进“Web2.0的企业级应用”,并在其企业应用架构中引入Web2.0技术支持。Google、苹果等本身就互联网化为基础的厂商则以推进这些新兴应用进入企业为己任。微软收购Yammer并整合Office365及充实SharePoint架构。特别是Yammer的20万家企业客户覆盖500万员工用户(至少是半年前的数字),以事实证明,全球规模最大的一批企业在使用和选择软件的方式上正在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SharePoint在很多方面都类似Yammer,这是微软流行的文件共享协作Web软件,由于它在社交方面做的不好,才收购Yammer用于弥补SharePoint的不足。这也说明企业应用软件正在社交化。如果说这是有软件厂商主导的企业用户被动的社交化,那么Yammer对20万家企业客户的拥趸,无疑是企业对社交化应用的主动认可与采纳。在中国的企业应用中,QQ及其类似的IM系统已经被广泛采用。当笔者在一家大型矿业集团的救险现场,赫然发现其井口救险一线和集团指挥中心的信息连接竟然是QQ时,着实感到震撼。无数的企业正在使用QQ进行沟通、协作、营销。也许我们还没有发现腾讯——社交化应用的提供商们如何向企业收费,但是它确实是一项盈利的、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微信的普及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向企业级应用的渗透,让我们看到此互联非彼互联,今天的企业互联网化,不仅是是移动的,而且是BYOD的,这使之与社交化相互交织在一起。
    企业应用软件泛在互联化趋势
    企业应用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泛在互联化。这是指企业应用软件都和互联网相连通,并可以泛在地接入,无论是有线网络还是移动互联网络。这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指应用在网上,即所谓的云应用模式。如用户使用输入法,无论在哪里使用,哪个终端,都会把用户的常用词和使用习惯同步到网上,你再次使用的时候就可以体验到系统对你的适应。第二个层面是指企业应用软件的用户——员工——可以以泛在的方式接入企业的系统和资源。泛在互联化对于企业应用软件的架构和应用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其特征表现为:
    第一、跨平台、跨终端,丰富、灵活、便捷的交互界面。无论是PC、笔记本,还是iPad、iPhone,拟或是安卓平板和手机,一人一本,都可以方便地进入软件应用,并且有相似的应用体验。
    第二、平台化、门户化。每一个企业用户无需在各个平台之间来回切换,就可以完成绝大多数工作和沟通需求。用户可以在平台化的软件中直接调用第三方应用或者以插件方式来完成不同的业务。无论是新浪微博的众多应用集成,还是协同管理软件的平台化和门户化发展趋势都证明了这一点。当然企业应用的门户竞争或平台竞争将不可避免,也许各类企业应用之间会出现一种对等门户技术,从而让各类企业应用之间走上一条竞合之路(当然这还只是一种设想)。目前,企业级应用市场上的一种以协同管理(有人还习惯性称之为协同OA)平台作为门户来整合ERP、CRM、HRM等业务系统的现象,为此趋势提供了一个佐证。
    第三、碎片化,即基于云模式的APP化。国金证券计算机行业分析师易欢欢等认为,将原来大型臃肿的软件拆分成多个独立的功能组件,用户可以按需下载使用。最典型的例子解释苹果的APP Store。每个碎片完成一个小功能,聚合起来就可以满足用户方方面的应用需求。这不仅颠覆了软件架构,也颠覆了软件的应用方式,特别是改变了软件的购买模式。
    工作支撑信息系统的变迁
    ——从oa到协同
    在中国企业信息化的语境中,oa是一个简称,Office Automation系统的简称,是一种企业应用软件系统。它不是不是西方语境中办公自动化或办公室里的自动化,像Typewriter——电动打字机——电子文字处理机——Computer+打印机/复印机一类的美、欧西方国家的自动化理念,也不特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Wordpefect、Office套件这样的办公软件。它的真实含义是oa System,办公系统——办公管理系统。这是中国社会和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理念、实践探索和软件产品。
    电子邮件的发明给oa系统带来了沟通技术的突破,典型的产品就是Lotus Notes办公系统。国产的oa系统软件自然没有错过这一技术带给办公自动化的巨大价值,在企业或政府机构的oa系统的用户之间,沟通和互动成为普遍的行为。而且人们使用oa系统已经不限于公文流转等办文特征明显的业务,而是普及到全面的业务信息和沟通活动了。与此同时,中国的办公自动化概念中的办公早已演变了内涵,已经成为工作自动化,并且特指知识型员工或者信息工作者的工作-作业自动化Operation Automation。此时,社会化的协同工具——个人社会化协作软件已经普及,OICO、QQ、MSN的应用已经超过了凯文·凯利后来定义的亿万差级,这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信息合作关系的质变。恰在此时,2002年在中国产生了协同软件,最初的协同软件是在社会化的协同工具即时通讯IM系统上开辟并维持一个协同工作区的方式来实现的。这就实现了从个人协作到组织协同的跃变。
    当时的协同软件被分为三个大类:协同工具、协同应用和协同平台。有趣的是当时的协同工具包括电子邮件、IM、WIKI等已经发展成熟的应用,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瞩目。倒是在协同应用和协同平台软件上,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一时间春潮涌动,协同风起。包括IBM、微软这样的软件巨鳄也投入到协同软件的市场角逐中了,各家oa、crm、项目管理、知识管理软件厂商纷纷宣布推出协同oa、协同CRM、协同项目管理,连IBM也宣称自己就是协同软件的开山鼻祖(因为Lotus Notes)。那个时候,有一种企业应用软件对协同软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oa系统。因为oa是协同最典型、最密集的应用场景。协同与oa的结合导致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协同应用软件的问世,并获得企业应用软件市场的广泛认可。致远软件的A6是这类软件的典型代表产品,紧随其后的有金和、泛微、通达等协同oa软件。
    不得不承认协同oa是协同应用的典型。但是,随后人们工作方式的变化,对所有企业应用软件提出了协同化的要求。这就是碎片化、扁平化、去中心化和社交化。中国市场上的主流协同软件厂商都认同一个事实:企业应用的泛互联网化。如果说中国企业管理软件的模式受到深刻的冲击的话,企业软件应用的泛在互联和社交化趋势应当是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因为它颠覆软件的应用方式,颠覆现有的企业软件架构,改变企业选择和购买软件的方式。协同管理平台此时恰恰可以承担将这种需求和趋势落地的使命。从而真正实现企业应用软件的管理价值。
    工业革命的真正动力实际上是人和机器的糅合——人与机器流水线的结合。而协同管理平台正是信息的流水线体系,人与信息流程线的融合,正是协同管理平台OA——Organization Accordance Platform组织协同平台所要实现管理飞跃。
    工业革命让工人走上机器流水线,借助Organization Accordance Platform提供沟通、协作、流程、知识引擎和信息、人员、作业、绩效等管理功能,OA变革让员工进入信息协同流水线。
    正如凯文·凯利所预言的那样,这将是一个“人机合一”的Web3.0时代。风生水起、协同化龙,协同软件也从沟通工具和oa系统,跃升为组织协同平台。
    中国协同管理软件顺应了泛在互联社交化趋势
    如果说中国企业管理软件的模式受到深刻的冲击的话,企业软件应用的泛在互联和社交化趋势应当是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因为它颠覆软件的应用方式,颠覆现有的企业软件架构,改变企业选择和购买软件的方式。
    熟悉中国企业应用市场的人可能会对中国管理软件近几年的发展感到有些困惑:为什么近两年在经济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管理软件依然保持者很高的增长?特别是协同管理软件包括协同OA等应用软件依然有很好的发展势头?它们会有一个怎样的未来?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中国企业应用软件以协同管理软件为代表,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社交化的探索,并很好地符合了组织内部自发社会化的需求。例如在协同管理软件的代表性平台致远A6/A8中的基于二元工作流的自由协同和致远、金和软件平台中全面融合IM即时通讯功能。在架构了知识管理和Wiki机制的讨论组等模块后,致远的A8平台已经完全具备了Enterprise2.0架构定义的ESSP(自发社会化软件平台)全部属性。而随后致远软件成功发布其移动协同工作端软件M1,使得企业信息及业务流程的存取、发布、处理实现了泛在互联。有人肯定会说,IBM、微软、谷歌们所采用的“Web2.0技术的企业及应用”是开放社交化的,致远软件的架构则不是。其实这正是它独特的优势,因为对于中国的企业组织而言,完全开放的社交化可能是难以接受的,而中国企业组织的边界将长久地存在,这就决定了中国企业级应用软件从架构上必须支持这种哪怕是逻辑的边界的存在。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对中国的企业协同管理软件的进化有足够的信心。
    协同技术架构支撑大协同产业链

    如今和未来一段时间里,企业级管理应用的热点话题是UC&C(Unified Communication & Collaboration)——统一通讯和协同。

    中国协同软件厂商适时隆重推出了其协同管理的平台级技术架构——致远V5协同体系技术架构。

    开启大协时代 协同产业环境的变化

    根据致远软件董事长徐石先生的分析,协同软件发展跨越十年的时候,其很多发展驱动因素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社会需求、技术创新、产业演进和应用发展层面都发生了足以撼动和重塑协同产业生态的变化。
    1) 社会需求泛化和用户群交错产生了对协同的大需求。
    2) 协同技术发展取得了突破,特别是移动互联和统一通讯与社交化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协同平台功能和性能的创新。
    3) 产业演进是指协同产业生态链的形成和规模扩张。
    4) 协同已经从组织(企业)内部协同发展到泛组织协同,产业链协同,甚至出现了企业社会化,即企业2.0.
    这些变化促使协同产业本身的演进和升级,催生了大协同理念。
    【用一个大协同理念的图徐总的ppt里面找】
    大协同时代
    中国管理软件发展30年,舶来品,中国人在跟跑中寻求变革。移动互联的普及、管理软件发展的现状(困境)、客户转型升级、西方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已经不能支撑今天的组织管理,需要跟进今天环境变化进行演进和提升。
    走向大协同时代的力量:
    移动互联、社交化、BYOD、物联网和大数据驱动的爆发式发展和浪潮的会聚,对组织边界产生了摧毁是冲击。
    企业2.0、社交商务和云模式都是对组织边界的重新定义。
    新的组织边界导致传统企业管理方式的失效,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协同管理。
    面向传统组织概念的协同管理侧重组织(企业)边界内部的协作,在新的组织边界上的协同需要再一次的社会化与开放。
    大协同的本质是在移动互联、社交、BYOD、物联和大数据驱动之下的组织边界的突破和重新定义,在新的组织边界上的协同叫做大协同。
    “大协同”概念横空出世,挟V5力量,开启大协同时代!
    相关推荐